今天是
最新公告: 河北省经济日报:首届中国农药企业...2010-1-19     中国农药网:12月27日,在2009中国...2009-1-13     中国农资网:首届'中国农药企业10...2009-1-13     卡维资讯:12月28日 ,首届中国农药...2009-1-13     数字商务网:12月28日 ,首届中国农...2009-1-13     必联采购网:12月28日 ,首届中国农...2009-1-13     中华合作时报:首届'中国农药企业...2008-12-22     中华商务网:中国农药企业100强发布...2008-12-22     金光农业网:12月28日 ,首届中国农...2008-12-22     中国化工报.中化新网:12月28日 ,...2008-12-22    
盛况实录
百强特刊
封面:2011中国农药企业100强会刊暨《中国农药企业发展报告》是发布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权威平面载体...
封底:2011中国农药企业100强会刊暨《中国农药企业发展报告》是发布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权威平面载体...
十八大
生物农药发展需要国家政策支持
【 字号:() () () 打印此文章 】日期:2011-6-24
1月6日,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农业部农技推广中心和国家林业局造林司联合主办的“生物农药发展座谈会”在动物研究所举行,来自农业部农技推广中心、国家林业局造林司、科技部农村中心、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以及动物研究所等30位来自政府部门、高校和研究机构的领导和专家参加了会议。

  会上,动物研究所的秦启联博士、孙江华研究员和重庆大学夏玉先教授分别作了 “昆虫病毒生物农药的研发生产、应用及存在问题”、“昆虫信息素的应用”和“杀虫真菌农药研制与产业化进展”三个精彩的学术报告,分别从昆虫病毒、信息素、真菌用于防治生物病虫害方面阐述了生物农药发展的历史、国内外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还就我国生物农药的现状、发展前景、存在问题和解决思路等方面进行了报告。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实力的日益增长,国家解决“三农”问题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人民健康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传统化学农药长期使用带来的诸多问题,如昆虫抗药性导致农药使用剂量的不断加大、农产品产生残毒、生物富集作用使得野生、家养动物的残留增加等,已经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农药残留还制约着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发达国家已经或者正在准备实施并制定越来越详细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成为我国参加国际间食品、农产品贸易的绿色壁垒。

  生物农药的最大优点就是纯天然、无公害,对人畜安全,无毒害,不污染环境,也不易产生抗性,受到世界各国农药研究和开发者们的高度关注。近些年来,国际上生物农药的发展已逐渐形成规模,推广的速度越来越快。目前,国际上已有商品化的生物农药约30种,仅B.t制剂一项1997年销售额就达9.84亿美元。此外,还有大批生物农药正进入野外试验阶段,生物农药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党的十七大提出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倡导生态文明,关注国家环境、生态与食品安全问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发展生物农药是我国发展绿色产业、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其中,昆虫病毒杀虫剂和昆虫信息素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生物农药之一,具有对害虫选择性强、药效持久、对人畜和其它生物安全、不污染环境等特点。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生产中的关键技术没有获得根本突破,生产和市场一直处于小规模、不稳定的状态,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自2003年起,动物研究所与河南省济源白云实业有限公司合作,利用动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多年潜心研究的高科技成果——“昆虫群养技术”和系统集成的病毒分离提纯技术,突破了严重制约昆虫病毒杀虫剂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技术瓶颈,开发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系列昆虫病毒生物杀虫剂,生产的病毒杀虫剂具有高含量超低用量的突出特点。2007年11月,动物研究所与河南省济源白云实业有限公司合作联合研制开发的3种主要用于防治番茄、辣椒、烟草上的棉铃虫、烟青虫以及用于防治甘蓝等10多种蔬菜上的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重大农作物害虫的“科云”系列高效蔬菜昆虫病毒生物杀虫剂获得了国家农业部和国家发改委分别核发了农药产品登记证和生产批准证。这是自双方合作完成的《2吨/年5000亿PIB/克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原粉》于2005年获得了农药登记证书和生产许可证书后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目前,公司已有5个生物农药品种获得农药登记证,4种类型9个品种的昆虫病毒生物农药“科云”系列产品获得了相关的市场准入手续。企业投资4000余万元建成了四条昆虫饲育和三条产品加工生产线,可年生产昆虫病毒原药5吨,制剂200吨,可使用面积达3000万亩次,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昆虫病毒杀虫剂研发与生产基地,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我国生态型农林业的发展,昆虫信息素的研究与应用也日益被广泛关注,动物研究所结合自身优势,研究发掘多项有应用前景的新技术,小蠹虫、美国白蛾、松毛虫以及危害果树、蔬菜等多种害虫的信息素已得到广泛应用。2007年动物研究所和国家林业局合作开展的“以信息素为核心的红脂大小蠹综合控制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对红脂大小蠹的防控目标,此项工作为我国外来有害生物的防控提供了成功范例。2000年,红脂大小蠹在我国发生得最为严重,发生面积达790.5万亩,累计造成死树600多万株,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国内相关各部门通力合作,全力以赴开展防治工作。动物研究所发挥昆虫信息素研究的科研优势,密切配合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全力以赴开展科研创新,开展“以信息素为核心的红脂大小蠹综合控制技术”研究,重点攻关红脂大小蠹的防治技术及其推广应用。通过6年的艰苦努力,科研人员明确了害虫的入侵生物学、生态学、种群暴发机理、寄主识别和种群进攻调控机制,以及红脂大小蠹化学通讯机理。创制出高效植物源引诱剂、趋避剂和引诱剂定量缓释载体;首次分离鉴定出具有显著增效作用的聚集信息素;发现了马鞭草烯酮的多功能特性;验证了非寄主挥发物作为驱避剂用于防治的可行性,并应用了信息素推/拉控制技术;提出了预测预报和检疫技术方法,集成了以信息素为核心的红脂大小蠹监测、检疫、防控综合技术体系。目前,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红脂大小蠹综合控制技术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到2006年,山西、河北、河南、陕西等4省已累计开展防治作业面积2100万亩(次),红脂大小蠹发生面积也压缩至150万亩,根除了15个县级疫点和18个乡级疫点。根据国家林业局预报中心预测,2007年红脂大小蠹年发生面积将继续下降,危害程度将进一步减轻,全年约发生120万亩,同比下降22%。

  经过热烈讨论,与会领导和专家一致认为,国家政策支持(包括国家的财政补贴政策)是我国发展生物农药的必要条件,主管部门以及政府层面在政策、条件和技术上的大力推动是生物农药发展的前提;其次,整合国内各相关部门和研究机构的力量,搭建高水平的技术研发平台(建立一批国家生物农药研究中心),这也是促进科研成果快速转化和产品进入市场的关键;第三,建立和培养一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研发人才队伍,面向我国农业和国际贸易的最大需求,开发出原创、高效和多样的生物农药产品,促进产品系列化,提高国际竞争力;第四,应加大有关生物农药、绿色农业及国际贸易需求的宣传力度,引导市场方向,形成社会共识,这也是生物农药在市场推广所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

Copyright 2009 Chinadn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7207号 技术支持:北极动力